护肤成分控养成,从入门到精通

重组胶原蛋白口水战——巨子实锤,但还没完

历经一个月的重组胶原蛋白口水战,有了新进展。

前天晚上巨子发了声明。

但还是没有正面回答嘴博最初的三大问题。但是从内容上看是承认有问题了。

看了下问题不少,就说2点:

01

甩锅,仍在回避争议声明未直接回应当前舆论焦点到底有没有添加足够的重组胶原蛋白。仅以“全面自查”一笔带过。

但此次至少已承认是有问题的,但这个问题并不是自己造成的

造成的原因是产业发展太快。

造成的原因是“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日益增长”,怪消费者现在太懂了要求高了,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啊。

这是在转移矛盾,把企业自身问题,嫁祸给消费者了。

不知道巨子忠实的消费者会怎么想。

02

模糊不清,不透明说现有标准“显现局限性”,但没有具体说明什么局限性:

-哪些检测方法或标签标识不合规?

-是技术太落后还是存在实际质量问题?

-“难以完全适配”是不是为问题已存在的委婉表达?实在没办法办到??难点在哪?

此外,还承诺“逐步公开关键技术参数”,为什么现在不能公开呢?为什么现在才想着打算公开?

总之没有完整的信息还没有结束的感觉。而且从最后一段来看,这事了也说了还没有完,企业还要公布数据的,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

站在风控的角度来看,我给些建议:

这种声明是要增强公信力,可以补充以下一些具体信息:

1)具体说明自查中发现的问题案例及整改措施;

2)对比标准差异,解释企业如何调整适应;

3)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或阶段性数据以佐证承诺(不过现阶段报告是给不出了)。

此外,回过头看,此次口水战的核心是嘴博怀疑没有添加足量的重组胶原蛋白

这个“足量”,从成分表上来看是非微量,也就是需要大于0.1%。

产中是否添加了大于0.1%的重组胶原蛋白?这是一开始最最核心的问题。

证明这个问题是关键。而且要第一时间解决。

如果一开始能拿出添加量的说明或证据,投料记录也好,工厂车间现场直播也好,用权威一些的方法,先把这个核心问题早点问题解决了,再慢慢来处理检测数据和方法问题,到时即使用了落后的方法,也至少有个说法:怪检测方法怪标准。

结果搁这么久了,时间都过去这么多天了。都没有配方添加非微量的说明或证据,直到这次才简单提了一下生产合规性。太晚了。

这不免让人去想,到底什么原因一直不说呢?还要等“逐步主动公开…”,是不是现在“名义胶原蛋白添加量”就是有问题的呢?

-=||=-收藏

现在关注微信公众号 truebuty ,即可免费获得价值868元的护肤入与配方技术电子书。

赞(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分享转发真魅博客 » 重组胶原蛋白口水战——巨子实锤,但还没完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