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肤成分控养成,从入门到精通

高端成分的粉碎机的国货品牌,卷死了

前几天,释多毗离发了条微信给我说:“确实是这样的”。

没错,卷,我也是这么觉得的。 

何止是国货内卷,最近我看考研也卷得很。

被誉为四大天坑的化学专业,考研复试线竟然400分!

有这么热门吗,真是把哥哥的下巴都惊呆了。 

言归正题。

 01

现在很多国内品牌的玩法,最早是从大牌平替,成分党开始的。

比如大牌2xxxx,3xxxx的价格,平替产品1,2xx元搞定。

我记得当年有个CPB徒手打版的例子,也是很多微商们喜欢用的招数。

结果发现走不通。及时使大牌同厂(之前我有过一篇历史文章,讲大牌同厂的套路,请点击这里:“大牌同厂,一线配方”,差点就信了),大牌同配方,消费者用下来感觉还是和原版有差,平替的并没那么容易。 

后来微商没落,品牌们换个思路,和大牌进行成分竞争。

 我们知道,中国人克勤克俭,艰苦奋斗。在很多行业中把曾经欧美超额利润的商家弄得破产。 

从而有了一个美誉–发达国家的粉碎机! 

但我看在化妆品行业,我们也有点像是高端(贵)成分的粉碎机:那些高端的成分,比如海茴香啦,鱼子酱什么的,全部完成了DY低价地摊货了。

具体如何做的呢,比如一个成分,比大牌添加的还多,是不是就好过了呢?

别人加5%,更强的就要10%。纯粹的在堆浓度。但是纯堆浓度并不代表功效就能变好啊,更不用说高浓度带来的负面问题,刺激性,毒性等等。这里就不展开了。

或者反过来想想,堆那么高浓度的,真的能这么低价卖出来吗?

 就像大家看到的,短短两年走下来,消费者用下来也发现并不是越高浓度就越好啊。并不是用下来越刺激效果就好。 

02


成分党不够,配方党来凑。于是开始流行配方党。

 但配方有几个人搞得清。那只能是简单点,加个成分组合,也算是靠进配方了。 

于是,大牌灵感+功效成分+热门成分。再加一个看上去还能圆得过去的分析解释 。等等几个成分一组合,就华丽丽的成了个新配方技术。

不得不说,相对于之前的,还真是有进步的。很多从成本销售价来算,还是不错的。

但是细看,这些成分,技术等等都是国外品牌们好多年前的东西,只不过我们能做得价格更低而已。 

发达国家粉碎机的国内品牌们,确实能粉碎高端成分,但同时也会粉碎国内品牌自己。 

国内电商上品推品还是很快的。(虽然新规下会稍慢一点)

 通常是先上一堆款,种草,直播,然后有爆品出来了。

其它品牌一看,卖得不错,赶紧上。

包装—抄

宣称—抄

配方成分组合—抄

于是很快一堆产品,纷纷上市了。 

打法也简单:

价格–降下来送的小样,

活动力度更大一点。

敌降,我降。 

不卷死对手,誓不罢休。 

当然 最后这类产品成为低价,大家都没利润。

最终消费者有没有拿到真正货真价实的好产品,一言难尽。

这一轮竞争,结束。 

03


但没事,市场还会有新的趋势,爆品可以跟,还可以来,于是进入了:

 Round 2 

第二轮厮杀开始,直到一段时间内这个品死掉。 

化妆品行业的运营就是这样的Boring! 

品牌们能成为高端成分的粉碎机,但却无法成为高端品牌的粉碎机。

 国际高端品牌的份额还是在涨,完全没有受到影响。天猫排名前行的还是那些国际大牌。虽然这些大牌也被拉下水,不得不降价。

但不管如何,国货的竞争力是提升了。

2017,18年的时候,还能冒出来很多国外小品牌美妆护肤品。

而现在,那些新的国外小品牌,想要进中国来,要面临国内一大堆品牌的竞争。已经没以前那么容易了。

因为面对的是地表最强的供应链和最内卷的市场竞争。 

04


既然内卷成这样,换一个思路。

何不到国外去卷呢?

虽然国际环境不那么友好,但随着国力的提升,国货走出去是必然的。

发展一些国内独有的植物资料,或是生物化学技术,不走国外那些品牌走过的老路。 

毕竟,用别人的技术,我们永远是跟随。只有发展新赛道,形成自己品牌的独有的东西,才有可能超越别人,超越大牌。

 PS:最近疫情隔离中,但事却一点不少。没时间写产品,后期特色产品我们还是要加强去写的。同时还要担心我的猫,再隔离下去,我吃的东西是没问题的,但猫粮可不够啊!

现在关注微信公众号 truebuty ,即可免费获得价值868元的护肤入与配方技术电子书。

赞(6)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分享转发真魅博客 » 高端成分的粉碎机的国货品牌,卷死了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