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肤成分控养成,从入门到精通

原料?成分?傻傻分不清楚——成分党不要被收割

最近碰到了两个问题:

1. “这个产品中不是含有30%玻色因嘛,为什么成分表中前3位都没有它?”

2. “这个成分平均分子量5000道尔顿,又说1000道尔顿以下的有1%左右,有了5000却冒出了1000,到底是什么意思?”


可见,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信息和分析方法,消费者去自己做成分分析是毫无意义的一件事。最近的读者评论中,我也发现还是有很多人对成分分析的基础知识一知半解,甚至还有一些被商家有意或无意地发布的错误信息误导的。


今年我要继续给大家讲些成分分析技法,让大家不至于在错误的信息中迷失自己,越分析越困惑,被割了韭菜还不自知。

“原料”不一定等于“成分”


今天讲第一个重点——区分“原料”和“成分”。

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成分,可以理解为化学名,它只是一个书面上的字符罢了。但是成分总要具体到某个实物,也就是必然有人要将这个名字对应的实物生产出来,以便买卖,使用,而这个实物就是“原料”。


正因为如此,原料的概念,比成分分析中“成分”的概念,在实际中用的更广泛。 

配方师开发配方时,使用的是“原料“,而不是成分。
化妆品生产时,操作对象也是“原料”,而不是成分。 

原料是由成分组成的。然而,原料却不仅仅是单一的成分,很多时候是混合物。 

因为生产原料的时候,可能会有杂质或副产生,或者反应的溶剂残留,这都使得原料中的成分纯度并不是100%,比如OLAY宣称自己家的烟酰胺纯度是99.5%,就是因为还有烟酸等其它成分。不过好在写成分表的时候还没有那么惨无人道地要求工程师把原料中的杂质标出来。

烟酰胺还只是个固体粉末类原料,有的原料需要使用溶剂(水,多元醇等等)来溶解,需要用防腐剂,抗氧化剂等稳定的成分,有的甚至还需要乳化剂,悬浮剂等等。这些稳定性的成分在成分表上,理论上是需要标出来的。然而,打开食药监局的网站,你会发现国内很多品牌的成分表,所有原料都是单一列出一个有效成分,而不写这些辅助成分,这其实不算很正规。

 怎么看出来呢?其实现在药监局网站的成分,是商家上传备案资料的时候自动生成的,并不是按成分表排序来的。所以你会看到有的成分是在括号里的,比如:(水,椰油酰两性基二乙酸二钠,氯化钠,己二醇)”,括号中代表这几个成分是一个原料,商家上传时写了溶剂或其他稳定剂,比如第一个除了主成分【椰油酰两性基二乙酸二钠】,与之在一起的其它成分还是【水】【氯化钠,】【己二醇】。这些原料一同组成了(椰油酰两性基二乙酸二钠) 这个原料。加外还有复配的原料比如这种常见的神经酰胺原料,(月桂酰乳酰乳酸钠,黄原胶,卡波姆,神经酰胺 6 II,神经酰胺 3,植物鞘氨醇,神经酰胺 1,胆甾醇)

注:我们的文章以后如果有需要分清写的是成分还是原料,我们会用小括号()代表原料,用中括号【】代表成分。其它缺省条件下,视具体语境由成分党自己判断。目前国内备案大家也都比较随意,上传信息的时候,并不当作原料表来传,而是当作成分表来传。新条例实行后,不正规的标注就不好通过了。


 正是因为成分与原料的不同,很多不法商家,故意利用这一点,来夸大产品成分的添加量。


比如下面这种: 

添加了2%的铜肽,铜肽很贵的好吧,如果是粉末状的这种,应该是十几万一公斤了。2%就是几百块了,比30ml最终产品的售价还要卖!

所以,这个2%,只能是2%的铜肽溶液,至于溶液里面铜肽的含量有多少,是哪家的原料,那就不知道了。


有些比较有名气的原料,大家都知道不是指成分。比如大家熟知的玻色因,所谓添加“x%”,其实是添加了x%的原料溶液,并不是x%的纯玻色因成分。标准的欧家玻色因,有效物含量是30%,也就是(玻色因)这个原料中,【水】占了近70%,【玻色因,具体成分名写法为:】占了另外30%。商家也特意打了标注。

这也解答了文章开头的问题1。成分表排序,是按照成分含量,并非按原料含量。

 然而,还有花样可以玩的,比如国内为了有了10%含量的玻色因原料。价格当然会比30%的要便宜很多。然而如果产品中添加的是10%含量玻色因原料,添加量是30%的话,就是通过这类数字游戏在玩弄消费者。 

国内就有厂家这么开发产品了,欧家可能会被气死的,说不定他们也会出10%,5%的玻色因原料,来参加这场数字大战。

 

同一成分也可能有差别


还要注意的是,即使是一个名字的成分,对应的微观分子结构也可能不一样,性质也可能不一样。

 比如胶原蛋白,由很多氨基酸,肽链组成,最终分子量大小并不一样。但统一叫做胶原蛋白是没问题的。文章开头的问题2也得到了答案。因为那个成分,不是原料,就是有多种分子量组成的一种“混合”原料。


比如透明质酸,有的说是大分子,有的说是小分子的,性状各不一样,但统一都叫透明质酸钠。

 另外,从分子的空间结构来说,手性也可能不一样,有的是左旋有的右旋,很多成分,比如泛醇,VE,红没药醇,玻色因等等,手性不一样,性能就完全不一样,有的甚至完全没有效果(参考文章:你的VE, 为什么没有效?–成分表之外谈谈手性分子

甚至你看到的SLES, 都有一个环氧乙烷链(1EO)和两个环氧乙烷链(2EO)的区别(甚至三个),各种性质也不一样,包括起泡力,温和度等等。

 每一个细微差别,都会造成产品巨大的不同,这些从成分表上并不能看出来。然而它们可能会被不法商家利用,虚假宣传,“碰瓷”黑科技,或者让成分党初学者自以为发现了“宝藏”,实则跳了大坑。

 这两个小知识点,请大家务必记住。

 成分分析,远远不是看下标签上有什么成分,百度一下成分作用那么简单。 

成为合格的成分党,道阻且长。

现在关注微信公众号 truebuty ,即可免费获得价值868元的护肤入与配方技术电子书。

赞(23)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分享转发真魅博客 » 原料?成分?傻傻分不清楚——成分党不要被收割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