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肤成分控养成,从入门到精通

次抛爆火背后:一场“小样变正装”的营销游戏

其实不是突然火,而是火了好几年了。之前在2022年我们就写了一篇评论。

次抛火,表面上看是方便卫生、医美感等,其实根本原因只有一条

市场竞争者弱 + 市场真空期 = 谁都可能火一把

国际大牌动作慢,不是没能力,而是做事慢,或者出于环保政策和产品标准方面的考虑之前没有这样的产品,没有建立牢固的品牌形象。

所以现实中就是,多年前白牌小品牌先上先起量,接着中型品牌入场,最后是国内知名品牌加入混战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些先后推出次抛的品牌,都有机会打造“爆款”,因为这是一个典型的机会大于优势的市场。而且鱼一条比一条大,大鱼吃小鱼在这里显得格外明显。

01:所谓的“优势”,真的对吗?

不少宣传语听起来高大上,其实是“概念营销”。

  • “无防腐”?

虽然拆成单个小包装后确实能减少防腐剂添加,但并不是说完全就不需要用了。很多“宣称无防腐”的产品依然用到了非传统清单上的抑菌成分——比如多元醇类。这块知识我们真魅博客多年前就讲了。

这属于一种打擦边球的说法。

  • “保鲜”?

多数次抛采用透明包材,这不仅无法隔绝光线,反倒可能让敏感成分更快失活(如维C、视黄醇等)。

而玻尿酸次抛,大家都知道,不需要什么保鲜啊。

重组胶原蛋白次抛?成本高得不愿意添加,添加了的结果重组胶原降解了测不出来了,这个大难题也不是次抛能解决的啊。

  • “黑科技感/医美体验”?

不好意思,次抛所用的技术叫“Blister Pack”,也就是泡罩包装,最早用于药品行业的。10多年前公司的包装同事搞了个小样装的降成本方案,当年还因此升职加薪了,就是引入了这个“Blister”且测试成功了,远谈不上什么高科技。只是当年这灌装设备引入国内倒是挺贵的。但现在也降下来了。

02:次抛的优势,其实也很现实

当然也不能全盘否定它的价值,以下是它的几个特点:

  • 微生物安全性提升

一次性用完即弃,避免二次污染,尤其是适合防腐敏感的配方,这没错。但正常包装也有好的能避免二次污染的,一般的可以说真空瓶,更高技术含量的还有无菌仓等

  • 出差携带方便

从用户角度来说,它本质是从“赠品小样”演化而来的产品形态,便携性是其天然优势。

  • 成本可控,营销灵活

可以用低成本包装换取更好一点的料体,把点数加在料体上,或者腾出点数加到广告营销上、博个热度

03:次抛也有硬伤,环保难题首当其冲

不过次抛的问题也很明显:

  • 不够环保:

本来一个瓶子的事儿,变成了N个小包装,塑料浪费加剧

  • 廉价感严重:

实在太丑了,太粗糙了。像我这种颜控,实在是受不了。对于高端品牌而言,推出次抛等于在自降身价

  • 形象冲突:

有些品牌一边讲ESG、讲可持续发展,另一边又推一堆没法回收的小袋子,逻辑自相矛盾

(大家注意:如果哪一个国际大牌突然推出了一堆次抛产品,而且是那种此前常宣称自己是如何环保的,请记得告诉我,我要去骂)

04:小结与展望

次抛的本质就是小样。

1个次抛是赠品,是免费送的。把20个几十个拼在一起,就成了正装可以卖了。甚至还能卖得比传统包装的产品还贵。

最后预言一下:三年内,次抛产品将成为下一个“低价面膜”类似的品类,价格只有更低,没有最低。

-=||=-收藏

现在关注微信公众号 truebuty ,即可免费获得价值868元的护肤入与配方技术电子书。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分享转发真魅博客 » 次抛爆火背后:一场“小样变正装”的营销游戏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