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肤成分控养成,从入门到精通

化妆品行业中的诺贝尔奖技术,原来有这么多!

10月7号,202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美国科学家Victor Ambros和Gary Ruvkun,以表彰他们“发现micro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

哥哥很懒,不追热点,很多人应该都看过其它号写过的相关介绍,所以我也不多讲了。不过有关microRNA及其相关的作用机理,我们在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是解读的EL的一款护肤品中所提到,具体大家可以看这篇文章:雅诗兰黛第7代小棕瓶的表观遗传学,到底是什么?

写这篇,主要是来总结下还有哪些诺贝尔奖是与化妆品技术相关的。

注意:

没有任何一个化妆品的产品,是得过诺贝尔奖的,如果有这种大忽悠的品牌,请直接去骂它。

但化妆品行业中宣称诺贝尔奖,只要是合法合规有支持的宣称,那也无可厚非,毕竟总要去说自家产品如何好。

然而,由于很多宣称是基于原料来的,很多原料商的原料摇身一变,把自家产品变成microRNA诺贝尔奖原料,这样做就有些过分了。如果原料公司早几年前就把方向定好来讲,那确实是水平高,但得过奖后再让小编们加班加点突然硬扯原料和诺贝尔奖的关系,那真的会被人骂的。而那些数年前一直就有miRNA技术并给大牌供货的原料公司,比如Ashland,估计会有一波咨询的高峰。

以下就是这些年可能已经用于诺奖宣称的化妆品技术,且用得比较普遍的。

01:表皮生长因子(EGF)

1986年,Stanley Cohen因其关于表皮生长因子的研究与Rita Levi-Montalcini共享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EGF能刺激表皮细胞的分裂与增殖,促进皮肤的修复与再生,对于治疗痤疮疤痕和烧伤后皮肤修复具有显著效果。此外,EGF还能够激活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蛋白,增强皮肤弹性,减少皱纹形成,抗老功效也有。

不过要注意的是:国内护肤品中是严禁添加EGF的,几年前的EGF命名的混淆事件,是不允许出现了。

02:富勒烯

1996年,Robert Curl、Harold Kroto和Richard Smalley因发现富勒烯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富勒烯是一种碳纳米结构材料,以其优异的抗氧化性能而闻名。

在护肤产品中,富勒烯作为一种高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可以有效地中和紫外线辐射产生的有害自由基,防止皮肤氧化,减缓衰老进程。

注意:富勒烯作为原料用于化妆品行业目前还是太贵了,并没有太多优势,还是用于其它行业中,更适合它。国内生产应用富勒烯相关技术其实挺强的,只是不用在护肤品行业中。广大空间大有所为,甚至用到中学化学考试题中,算算五元环六元环什么的,也是它的用途之一呀。

03:水通道蛋白(AQP)

2003年,Peter Agre因为在细胞膜上发现了水通道蛋白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AQP对于维持细胞内外水分平衡至关重要,它能促进水分快速通过细胞膜,从而调节细胞内外的水分交换。

在保湿产品中,可经常见到水通道蛋白相关表因表达的上调这类宣称。不过也快烂大街了。都4202年了,很少还会有品牌拿它做诺贝尔奖擦边的宣称了。

04: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

2004年,Aaron Ciechanover、Avram Hershko和Irwin Rose因发现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机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这一机制对于清除受损或不再需要的蛋白质至关重要,对于维持细胞健康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这一块肽类产品会比较相关。但感觉目前并不是很热。因为讲这个还不如讲类似的自噬来得更通俗易懂。

05:端粒和端粒酶

2009年,Elizabeth Blackburn、Carol Greider和Jack Szostak因揭示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末端的研究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端粒作为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其长度与细胞的寿命密切相关。端粒酶能够延长端粒长度,防止染色体磨损,从而延缓细胞衰老。

在护肤领域,有不少原料宣称体外可促进端粒酶活性,维持细胞活力,从而减缓皮肤老化速度。比如Renovage™可通过排列角化细胞的DNA刺激基因,从而维持端粒的长度。不过,端粒这类宣称,保健品行业会用得更多一点。

06:干细胞

2012年,John Gurdon和Shinya Yamanaka因发现成熟细胞可以被重新编程成为多功能干细胞而获奖。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具有分化为各种细胞类型的能力,可用于修复损伤组织。在护肤品中,干细胞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皮肤细胞再生,帮助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增强皮肤自我修复能力。

干细胞技术目前还是一直火的,化妆品行业中多为植物干细胞技术,还有外泌体相关的技术也在发展中,不过这些词,在国内化妆品行业中是不可以讲的。但如果把John Gurdon和Shinya Yamanaka这些诺奖获得者签下来,为产品背书。估计这效果还是挺能打的。

07:DNA修复

2015年,Paul Modrich、Aziz Sancar和Tomas Lindahl因在DNA修复机制方面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DNA修复机制对于维持遗传信息的完整性和细胞功能至关重要。了解DNA修复机制有助于开发能够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损伤、修复受损DNA链的护肤产品,从而预防皮肤癌的发生,减少光老化现象,保持皮肤年轻状态。

DNA修复这个词虽然不是化妆品可用的词,谁也不敢把这句打在包装上,但是大家从各种渠道上都听得太多了。

08:青蒿素

2015年,屠呦呦因其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最初用于疟疾治疗,但其抗炎特性使其在某些护肤品中作为舒缓成分出现。青蒿素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由环境污染和紫外线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促进受损皮肤的恢复。此外,含有青蒿素的产品还能帮助调节皮脂分泌,适用于油性或混合性皮肤,减少痤疮发生的风险。

这是少有的将诺奖(科学方面)发给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中草药经过科学的提取鉴定,证实了其功效。获奖后,在化妆品行业中,国内对青蒿素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多了。希望此原料在在化妆品行业中能够发扬光大。毕竟是自家特有的东西,还是要支持一下。

09:细胞自噬

2016年,Yoshinori Ohsumi因对细胞自噬机制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自噬过程对于清除细胞内的废物和受损结构至关重要,保持良好的自噬功能有助于维持健康的皮肤。

细胞自噬用于化妆品 宣称目前变得越来越多了,无论是炎性抗老,还是美白,毕竟好懂啊。有品牌也提一提诺贝尔奖这个词。

10:昼夜节律

2017年,Jeffrey C. Hall、Michael Rosbash和Michael W. Young因揭示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解生物钟对于制定符合人体自然节律的护肤程序至关重要。

由于上班的社畜们比较多,也越来越卷,不规律的作息确实会影响到皮肤状态。有了这个存在的基础,也不奇怪为什么越来越多品牌在宣称熬夜肌适合,如何做到的设或昼夜节律了。真魅博客之前也讲了一些,具体可搜索。

11:低氧因子

2019年,William Kaelin Jr., Sir Peter J. Ratcliffe 和 Gregg L. Semenza 因发现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变化的机制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皮肤暴露在低氧环境中可能会受到影响,通过了解这一机制,可以开发出有助于改善皮肤微循环,提高皮肤对低氧环境适应性的护肤产品。

这个技术主要是用于抗老护肤品中,相关宣称也越来越多,国际大牌中比如宣称“兰花提取物唤醒肌肤自身HIF”的娇兰,国内品牌也在跟进这类宣称。

12:辣椒素受体和冷觉受体

2021年,David Julius 和 Ardem Patapoutian 因发现感觉温度和触觉的受体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些受体的研究可能会影响护肤品配方中对感觉体验的考虑。例如,含有刺激TRPV1(辣椒素受体)成分的护肤品可以产生温热感,促进血液循环;而激活TRPM8(冷觉受体)的成分则可带来清凉感,舒缓皮肤,缓解皮肤发红和刺激感。这些成分的应用使得护肤品不仅能改善皮肤外观,还能提升用户的感官体验,所谓的情绪护肤的宣称这个技术也算上号了。

TRPV1业内也都很熟了。这也是个实打实的科技。只是没想到这个在2021年也得了诺奖。现在很多抗敏舒缓产品中都在科普这个。应该不算是非常新的。

13:小结

这样一个小总结,都写了12个技术了,再加上今年的,至少有13个诺贝尔技术可与化妆品技术相关的。还是那句:

没有任何一个化妆品的产品,是得过诺贝尔奖的,如果有这种大忽悠的品牌,请直接去骂它

但化妆品行业中宣称诺贝尔奖,只要是合法合规有支持的宣称,那也无可厚非,毕竟总要去说自家产品如何好。成品和原料公司的研发与产品经理们,都得不断努力学习的。

但作为消费者的,最好知道一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技术含量到底有多高。

-=||=-收藏

现在关注微信公众号 truebuty ,即可免费获得价值868元的护肤入与配方技术电子书。

赞(3)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分享转发真魅博客 » 化妆品行业中的诺贝尔奖技术,原来有这么多!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