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肤成分控养成,从入门到精通

合成酯IPM真的会过敏吗?

Colin的忠实读者问了个很有趣的问题。皮肤对合成酯类过敏,到底是对合成酯类的哪一部分过敏呢?

在细看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高中化学知识,酯类,是由醇羟基与酸的羧基发生酯化反应,脱水而成,那么,每种酯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来自某某酸,一部分来自某醇,通常会称为某某酸某酯。

这位读者原本的问题是,


立即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 truebuty ,即可免费获得价值868元的护肤与化妆品分析分析电子书!
她发现自己对棕榈酸异丙酯(IPP)和肉豆蔻酸异丙酯(IPM)有些过敏,所以她很想问,那肉豆蔻酸肉豆蔻酯,肉豆蔻酸xx酯,棕榈酸xx酯呢?或者,她的过敏不是跟这些脂肪酸链相关,而是对异丙基有不好的反应?……总之,她想知道,对于酯过敏,能否很容易判断到底原因是酸的那部分基团,还是醇的那部分基团?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肉豆蔻酸异丙酯(IPM)。异丙醇是一种稀薄易燃的挥发性有机溶剂,而肉豆蔻酸是白色蜡状固体。但是它们反应生成的肉豆蔻酸异丙酯,却是肤感醇厚的油状液体。一个物体的性状并不是生成它的反应物性状的简单组合。

 

常见的例子就是盐——氯化钠,它看起来无论跟钠还是氯气,都没有相似之处。有机物比无机物好些,相似的官能团可能会有相似的性质,但这也仅仅是好些而已。从名字是否相近来判断性质是否相似,通常结果都是错的。

 

在问题中,肉豆蔻酸肉豆蔻酯是肉豆蔻酸和肉豆蔻醇酯化而成,跟肉豆蔻酸异丙酯在很多方面截然不同,就拿大小来说,二者相差近一倍,所以前者透过皮肤的速度就会慢很多。

 

所以,从皮肤会对肉豆蔻酸异丙酯(IPM)感到不适这个结论推出肉豆蔻酸肉豆蔻酯也会引起皮肤反应,这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但是,皮肤过敏反应归根到底,大部分还是皮肤对于分子中某一特定部分敏感所致。所以我们分情况讨论,如果你的皮肤确实是对肉豆蔻基(十四烷基)有些过敏,那也就是说,肉豆蔻酸肉豆蔻酯还真有可能导致你的皮肤问题;而如果你是对异丙基过敏,那就没事儿了;当然,如果你是对酯键过敏,那你就会对广泛应用于化妆品中的很多成分都过敏。唯一的办法,就是去尝试各种配方,更密切地研究这些成分。

(原文 by: colin’s beauty blog)

释多毗离点评:

能发现自己对于棕榈酸异丙酯和肉豆蔻酸异丙酯有一点些反应,我想也是做过很久的小白鼠了吧……

Colin这篇文章,依然没有确切结论,但是告诉我们一件事情,不能“以成分名论英雄”,而且,真魅的读者应该也早就知道,即使是一样的成分,剂型不同,护肤品用途不同,最后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最后再来回顾一下高中化学,为大家附上常见饱和脂肪酸的命名。肉豆蔻酸就是十四酸,应用于护肤品中时,与味道辛辣胖乎乎的著名香料肉豆蔻已经没有太大关系了,更不能让成分表里添上一缕“纯天然的植物气息”。这也是不能“以名论英雄”的又一体现吧~

碳原子数系统命名俗名
4丁酸酪酸
6己酸
8辛酸
10癸酸
12十二酸月桂酸
14十四酸肉豆蔻酸
16十六酸棕榈酸
16(一不饱和双键)9-十六烯酸棕榈油酸
18十八酸硬脂酸
18(一不饱和双键)9-十八烯酸油酸
18(二不饱和双键)9,12-十八二烯酸亚油酸
18(三不饱和双键)9,12,15-十八三烯酸α-亚麻酸
18(三不饱和双键)6,9,12-十八三烯酸γ-亚麻酸
20二十酸花生酸
20(四不饱和双键)5,8,11,14-二十碳四烯酸花生四烯酸
22(一不饱和双键)13-二十二烯酸芥酸
22(六不饱和双键)4,7,10,13,16,19-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立即搜索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truebuty ,
即可免费获得价值868元的护肤电子书!

合作与咨询,欢迎加QQ:912708638,微信:turebuty_ruike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真魅博客, 原文地址: https://www.truebuty.com/ipm-ipp.html

点击下面按钮进行分享↓↓: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分享转发真魅博客 » 合成酯IPM真的会过敏吗?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